金黄的瓜瓤泛着蜜光,咬下一口汁水四溢——这份来自赤峰市敖汉旗四道湾子镇的甜蜜,正通过京蒙协作的纽带,源源不断摆上北京市民的餐桌。作为当地“蜜瓜小镇”的金字招牌,金丝蜜瓜今年在京蒙帮扶团队的助推下,不仅撬开了北京企事业单位的采购大门,更让草原深处的“致富果”成为联结京蒙情谊的甜蜜使者。

“好瓜不愁卖,但进大市场、接大订单,以前想都不敢想。”四道湾子镇种植户张占军望着田垄里饱满的蜜瓜,眼里满是笑意。尽管金丝蜜瓜凭借沙质土壤滋养出的独特清甜早已进入北京市场,但零散的零售始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何让这颗带着草原灵气的蜜瓜,走进更多北京单位的采购清单,成了第八批京蒙协作挂职团队心头的牵挂。

挂职团队调研蜜瓜产业情况。张明雪摄

挂职团队调研蜜瓜产业情况。张明雪摄

“好产品得有好渠道,帮扶就要帮到点子上。”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邹莉带领挂职团队主动接下这副担子。她带着权威检测报告和种植档案,一次次奔波于北京海淀区的办公楼宇间。从土壤硒含量到有机肥施用标准,从田间管理规范到助农增收账本,团队成员们像“蜜瓜代言人”般娓娓道来:“这不是普通的水果,是老乡们用汗水浇灌的希望,每一口甜都藏着乡村振兴的盼头。”

京蒙协作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会。胡海龙摄

京蒙协作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会。胡海龙摄

真诚的推介打动了京城“买家”。海淀区多家企业工会将金丝蜜瓜纳入员工福利清单,事业单位后勤部门把它列为会议茶歇的“标配”,内部商城里“来自敖汉的甜蜜”成了热门话题。今年夏天,北京市场掀起一股“四道湾子蜜瓜热”,已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与北京僖农生态、福运东升商贸的长期合作落地,每周145箱的固定订单将持续至9月底,让种植户的钱袋子稳稳鼓起来。

蜜瓜装箱发货。姚美玲摄

蜜瓜装箱发货。姚美玲摄

田埂上的瓜棚里,温度计显示昼夜温差达15℃,这是蜜瓜积累糖分的“天然密码”;而千里之外的京城,京蒙协作搭建的产销桥梁,正让这份自然的馈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以前愁销路,现在订单找上门,多亏了挂职干部们把‘致富路’修到了家门口。”种植合作社的带头人算起增收账,脸上的笑容比蜜瓜还甜。

从草原到京城,这颗蜜瓜承载的不仅是夏日清甜,更是京蒙协作的深厚情谊。随着产销链条越扎越牢,帮扶力量持续加码,四道湾子镇的金丝蜜瓜正沿着京蒙协作的大道,把乡村振兴的甜蜜故事写得更长、更暖。(叶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