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增收是幸福之基。近年来,在东西部协作的政策东风下,贵州省桐梓县与广东省珠海市紧密携手,以产业为纽带、以技能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为当地群众搭起就业“桥”,让“家门口就业”从愿景变为现实,让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缝纫机嗡鸣,针线穿梭。近日,在桐梓县燎原镇蟠龙社区的贵州彩阳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这个开在“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正稳稳托起一个个家庭的生计与希望,成为桐梓县深化东西部协作、推进就业帮扶的生动注脚。

彩阳服饰就业帮扶车间。.jpg

彩阳服饰就业帮扶车间。

自2021年与广东省珠海市结成东西部协作对子以来,桐梓县立足“东部市场+桐梓资源”发展定位,将协作优势转化为就业实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端稳“幸福碗”。

就业帮扶车间是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桐梓县精准赋能本土企业,贵州彩阳服饰有限公司先后获得90多万元援助资金,用于更换老旧设备,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2个车间已带动120余名安置群众就业。

“小车间就开在我们社区里面,离家也比较近,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还是很不错。”桐梓县燎原镇蟠龙社区群众周德银满意地说。像彩阳服饰这样的就业帮扶车间,桐梓县已认定32家。2021年以来,东西部协作靶向施策,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线,目前实现3900余名劳动力就业。贵州星纯鞋业有限公司2023年建成投产后,获得30万元帮扶资金,产能扩充近1倍,用工量达280人,员工平均工资3000到5000元。

贵州星纯鞋业有限公司2加工车间。.jpg

贵州星纯鞋业有限公司2加工车间。

“我们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和就业意愿,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桐梓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综合股股长倪军介绍,特别是针对易地搬迁群众,建立了就业服务台账,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近年来,桐梓县将单一的岗位推荐服务向“技能培训+岗位推送”模式转变。结合劳动力意愿和市场需求,大力开展电工、缝纫工、养老护理、直播等“南粤技工”系列培训。今年截至目前,在援黔干部的帮扶带动下,已联合开展培训16期,培训学员400余人,就业率达74%以上。“我们提前预订了广东、浙江、山东以及桐梓本地的很多岗位,做到先有订单再培训,通过35天的培训让学员考取职业资格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持双证上岗。”桐梓县精诚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林小兵介绍。

培训现场。.jpg

培训现场。

协作的桥梁越筑越宽,劳务对接不断升级。近期,2025年珠海·遵义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桐梓县专场)成功举行,来自珠海及本地的20余家企业带来上千个岗位,吸引众多群众咨询应聘。

桐梓县与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还建立起紧密的劳务协作关系,通过实地考察企业、提供维权保障、组织“点对点”高铁专列和包车输送等方式,连续三年帮助群众赴粤稳岗增收。.jpg

桐梓县与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还建立起紧密的劳务协作关系,通过实地考察企业、提供维权保障、组织“点对点”高铁专列和包车输送等方式,连续三年帮助群众赴粤稳岗增收。

“这次受珠海市人社局的邀请来到遵义地区招聘,咨询的人比较多,有意向的也有,我们将保持下一步沟通,希望能为公司招到专业人才。”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汤胜仁说。

此外,桐梓县与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还建立起紧密的劳务协作关系,通过实地考察企业、提供维权保障、组织“点对点”高铁专列和包车输送等方式,连续3年帮助群众赴粤稳岗增收。

近期,2025年珠海·遵义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桐梓县专场)成功举行,来自珠海及本地的20余家企业带来上千个岗位,吸引众多群众咨询应聘。.jpg

近期,2025年珠海·遵义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桐梓县专场)成功举行,来自珠海及本地的20余家企业带来上千个岗位,吸引众多群众咨询应聘。

“我们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广泛收集东部沿海城市就业岗位,用好县内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等载体,联动劳务协作驻外站点,既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又促进我县劳动力就业。”倪军表示。

如今的桐梓,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活力。东西部协作搭建的就业“金桥”,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端稳“幸福碗”,迈向更美好的生活。(文/图 王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