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乐山特色小吃这么受欢迎!”复盘刚结束的2025上虞巍华新材氧气吉象音乐节,上虞援川干部、绍兴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消费帮扶产业科科长任豪说,展销两日,“金口金品”及乐山特色小吃现场销售额突破8万元,“音乐节结束前,商品已脱销。”

“金口金品”是乐山市金口河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浙江已小有名气。这离不开浙川东西部协作上虞驻金口河帮扶工作队的助力。今年第二季度,浙江省绍兴市驻乐山帮扶工作队聚合乐山“三县一区”资源和绍兴“三区一市”力量,在美食推广、农副产品销售、文旅消费、电商直播、直销点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实施消费帮扶增收行动,以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A 打通供销链条

把金口河好物“搬出山”

“农产品还在田间就解决了销路。”任豪介绍,此前上虞驻金口河帮扶工作队踏访金口河区全域5个乡镇,发现当地农产品普遍存在“出山难”问题。

“不同合作社的产品,包装、标识都不同,品牌识别度是一大问题。”任豪说,为此,工作队推动当地建立“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的产销衔接机制,为所有产品贴上“金口金品”品牌标签,“目前已与金口河区20余家农业合作社及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连续举办10场主题产销对接会,助农销售额累计突破2000万元。”

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成为“金口金品”,今年3月在第九届绍兴·上虞曹娥江半程马拉松现场大受欢迎的金丝皇菊就经过了“层层选拔”。对比货源选品、雇佣村民按标准挑拣、重新设计装袋、打包物流……任豪化身“检察官”全程参与。

把绿壳鸡蛋、金丝皇菊、蓝莓干等金口河好物“搬出山”,光有名片还不够。“可以说有‘上虞尚品’的地方就有我们‘金口金品’。”金口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曹杨感慨。

为了进一步提升“金口金品”的品牌影响力,上虞在当地建成1个消费帮扶专区和15个消费帮扶专柜,利用“专区+专柜”的模式,引导金口河区10余种30余个特色单品入驻,助力“金口金品”拓展市场。

B 培育本土人才

沐川货从云端“飞”往全国

5月6日14时,沐川主播刘群早早来到沐川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下一场直播做准备。1个小时后,他将通过互联网销售沐川产的新鲜桑叶,“流量好的时候不能错过。”

同为沐川本土主播的雷潮强,现在是月销超15万元的“红人”,但1年前,他还自称电商“小白”。诸暨市通过东西部协作提供的电商配套云仓、导师跟踪服务、电商人才培训等,帮他开启了电商创业。类似的本土就业机会还有很多。

依托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行动,当地政府授权沐川益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欢欢当起电商“管家”。完善仓储运营、集纳本土产品、打通销售渠道、签约合作物流、培育基层主播……今年以来,随着沐川电商外销的体量不断上涨,姜欢欢忙得脚不沾地。

通过“管家”,个体电商可使用该公司统一签约的快递,2024年累计为农户节约运费270万元,运输时效提升5—8小时;当地建成的川南首个县域电商云仓,可实现“订单—仓储—物流”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管家”辅助个体电商免费使用云仓冻库,累计储存农产品1150吨。

插上互联网翅膀,沐川主播正带着商品一步步走向全国。姜欢欢说,今年3月,沐川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共建“电商实训基地”,目前已培育一支团队,完成直播100余场,计划第二季度扩招至30人,预计年销售额80万元。

C 引进社会力量

峨边做好消费帮扶三件事

“这些产品要运往绍兴市柯桥区。”5月17日,供职于四川黑竹沟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黑竹沟集团)的涂农忙着清点刚收来的峨边枇杷。他说,由于峨边初级农产品多,出入库要盯得特别细,“我手上就是一个农特产品‘集合仓’,不同产品具有不同价值,事关老百姓的收入,马虎不得。”

不光要让峨边特色产品走进柯桥,柯桥驻峨边帮扶工作队还想把峨边的更多美食美景也带到柯桥人面前。

眼下,黑竹沟集团与浙江消费帮扶龙头企业携手合作,迎来当地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行动的一次重要“输血”。

“我们主要做好立名片、拓货源、推精品三件事。”黑竹沟集团乡村振兴和供应链事业部部长王海燕介绍,峨边的特色初级农产品识别度不够,需要为其贴上有机和绿色“名片”,并对县域资源“化零为整”,浙江企业将承担峨边产品的市场推广、客源引流、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浙江企业的介入,让柯峨产销对接平台建设提级加速。双方将携手在柯桥古镇升级优化“峨边之窗”农文旅综合体,这是峨边在浙江的农特产品直销点。“下一个浙江直销点正在选址中,初步定在绍兴市区。”王海燕说。

消费帮扶行动在峨边加速了市场化步伐。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通过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行动,峨边省级家电数码补贴已兑付25万余元,市级家电数码补贴已兑付18万余元。

“要让峨边每个季节的农特产品都能走向东部市场。”柯桥驻峨边帮扶队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资金投入200万元,用于组织市场化商家参加峨边的各级农副产品推广展销活动和行业论坛展会,并全面开启“四季文旅”活动。

拓展销售渠道

马边开创多种订单模式

“五一”假期,绍兴市越城区镜湖核心区域,一家名为“马边有礼”的特色门店人气很旺,马边绿茶、冻干食品、竹笋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在越城驻马边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今年,“马边有礼”东西部协作特色优品旗舰店在越城区落地。

“产品全部来自马边当地企业,确保源头直供。”马边星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玲说。

除了这样的线下门店尝试,近年来,越城区援助马边工作队还深入调研越城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的需求,与马边10余家企业签订定向采购协议,让马边农产品“订单式”运往东部。马边彝族自治县经济信息化局局长王英介绍,今年以来,马边农特产品在东部地区的销售额已达到2400万元。

“以前,我们的产品销售主要依赖本地及周边县区,渠道单一。”吴玲介绍,得益于越城区援助马边工作队的“牵线搭桥”,马边星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浙商超市、社区团购平台等10余家销售终端建立合作,带动绿茶、竹笋等产品销量增长3倍以上。

今年年初,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还与该公司达成合作订单,2025年预计采购马边青梅不低于50吨,并将逐年以40%以上增速增加采购。(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艺茂 乐山观察 冷润雨 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