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广州市先后选派了2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到长顺县第二中学、长顺县第四小学等多所学校长期开展“组团式”教学交流工作,并结合“互联网+”“师带徒”“校地共建”等方式在两地结对学校之间开展远程教育,不断推动两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人才互促、教学水平提升,为长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刘锐,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地理教师,是广州市骨干班主任,曾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中学上过一堂《做最好的自己》主题班会课,对贵州教育环境印象颇深,遂带着对教育帮扶工作的坚定信念和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深厚情谊,主动请缨到长顺支教。现任教长顺县第二中学七年级5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并挂职德育处主任。
作为黄埔区选派到长顺支教的优秀教师,刘锐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因为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她尤其钟情于贵州的山水,这份热爱也融入了她的教学之中。课堂上,她化身“行走的导游”,借助短视频生动展现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带领学生们“云游”四方,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同时,她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当讲到地形部位的时候,她直接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她也常对学生说“你们看,咱们贵州的山水,就是大自然最神奇的地理课堂”。
长顺县第二中学初一(10)班学生朱家亿说:“刘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把自己旅游生活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跟我们分享,让我们了解到不只是课本中的知识,甚至是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等。她对贵州山水的喜爱,也让我们对家乡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自豪感。”
2024年9月,刘锐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背上行囊奔赴长顺,开启为期一年的教育帮扶工作。刚踏入长顺县第二中学,她便迅速投身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融入当地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刘锐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把优质地理教育资源带到学校,并提出教学与兴趣引导相结合的理念,为学校地理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她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贵州的地理特色,将长顺当地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融入教案,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长顺县第二中学地理教师文茂告诉记者:“刘老师在教育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比如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与我们一起交流,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除了日常教学外,刘锐还时刻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常与同学们交流谈心,帮助学生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关爱自我、提升自我。
“刘老师很亲切,平时她也会鼓励我们、开导我们,也会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我有小秘密,我也会跟刘老师倾诉,她也会鼓励和开导我。”长顺县第二中学初一(9)班学生郑赵子懿说。
刘锐表示:“这里的学生很淳朴,真心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解决问题,平时大家也会主动向我分享哪个位置的清明粑、炸洋芋等小吃最好吃,我都会一一品尝,我有想法和好事也会和他们分享,我们之间的信任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在长顺的日子里,刘锐总会与朋友们分享孩子们的温暖趣事。看到学生热爱读书,刘锐便主动与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联系,为长顺县第二中学捐赠图书2908册。她希望这些书籍能像贵州的山水一样,滋养学生们的心灵,开阔他们的眼界。
寒来暑往,育人初心始终不渝。刘锐两次跨越山海开展教育帮扶,播撒下爱与希望的种子,不断续写“山海相连、心手相牵”的美好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教育帮扶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