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客在爱善庄园采摘葡萄。何善权摄 |
8月1日,在粤桂协助‧田林爱善庄园葡萄园内笑语盈盈,前来参加田林县2025“四季村歌”爱善庄园第二届葡萄采摘音乐秀的刘女士和同伴正穿梭在藤蔓间采摘葡萄。当日,园区15万斤优质阳光玫瑰葡萄吸引了大批南宁、广东等地的游客前来采摘、打卡。这是田林县依托粤桂协作与深圳光明区的资源平台、推动农文旅康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2024年以来,田林县借力粤桂协作东风,携手深圳光明区在资金项目、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农文旅融合等八大领域精准施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乡村振兴答卷。如今的田林,产业根基愈发坚实,民生福祉持续升温,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资金“活水”精准滴灌,协作根基愈发坚实。粤桂协作资金的注入,为田林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今年,田林县获得4643万元粤桂协作资金,重点投向12个项目,其中产业协作项目拿到3789万元“大单”,占比达81%。目前,资金支出率已达60%,支付的资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进度——各项目工程完成量均超60%,建设热潮在田林大地涌动。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市光明区专项支持的350万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购置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为当地群众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特色产业破茧成蝶,品牌价值持续攀升。“土特产”变身“香饽饽”,是田林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依托旧州灵芝、高山云雾茶等资源,田林走出了一条品牌化发展之路。与腾讯公司联手打造的“芝遇田林”灵芝品牌,已在那度村落地灵芝小站,到年底,这里将建成集“产学研销游”于一体的灵芝产业基地,让小小灵芝串起乡村振兴产业链。茶业发展同样捷报频传。在“种茶退桉”战略下,旧州镇人民政府与神云公司合作扩种优良茶树200余亩,60万元粤桂资金更新的茶叶加工设备正开足马力;《田林县茶业全产业链发展若干措施》的出台,更让贤达集团等多地茶商纷纷抛来橄榄枝,3000亩扩种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绿色引擎动力澎湃。产业集群的打造,让田林工业发展底气更足。1800万元粤桂资金精准投入铝型材精深加工和高端家具板材项目,与亿泓公司等公司的深度合作,将为田林新增20亿元工业产值,推动铝业、林业产业集群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新能源领域的光明(光伏)小镇三期项目,不仅获得859万元粤桂资金支持,更凭借示范效应获评2024年深圳帮扶示范项目,成为田林绿色发展的“新地标”。
农文旅融合出彩,田林名片走向全国。2024年与2025年合计3245万元粤桂资金的持续投入,让田林农文旅融合发展“多点开花”。按照“东有利周、西有定安、北有旧州、南有六隆、中有乐里”的布局,三条特色路线串联起利周爱善庄园、定安文旅古镇、旧州灵芝基地,形成“生态休闲、历史文化、产业康养”的文旅矩阵。
劳务人才双向奔赴,智力民生双丰收。“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在田林成为现实。针对50名退役军人等群体开设的“粤桂田林智理”电梯维修培训班,让23名学员拿到技能证书并在深圳实现月薪5000元以上的高薪就业;近期已投入运营的深圳直聘田林服务站、田林零工市场,将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好工作。人才帮扶同样温暖有力。26位医疗、农技老专家已在6月进驻田林,8月底22名教育专家将接力而来,“乐龄田林”品牌让智力资源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消费社会协同发力,协作暖流浸润民心。消费帮扶让田林农特产品“走出去”更顺畅。15家本土企业在深圳文博会上收获满满,灵芝、八渡笋、高山茶等产品订单不断;2个“直采直供”基地的建成,让田林农产品通过海吉星农贸市场端上全国餐桌。社会力量的参与更让协作充满温度。国药联影、科曼等企业捐赠的200万元医疗器械,通过深圳商协会的牵线搭桥顺利落地,让田林群众感受到粤桂协作的民生温度。
下一步,田林县将以更高标准推进粤桂协作,持续发挥东西部产业协作的互补优势,推动12个粤桂项目在11月底前圆满收官。届时,“三大主导产业”将迎来更多东部优质企业,产业协作水平再上新台阶;“芝遇田林”等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将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农文旅融合也将再添新亮点,爱善村创建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梅花山茶叶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等项目,将让田林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罗一彪、田珊、何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