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严寒、顶酷暑,迎雨雪、披风霜,肩负京蒙协作使命的北京市帮扶人员,一年四季深入敖汉旗贝子府镇访贫问苦,落实项目。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帮扶团队在实地调研考察中了解到,贝子府村集中居住区供暖管道老化,当即表示一定解决这个问题,签约捐赠60万元更换供暖管道。这一举措犹如冬日里的暖阳倍感温暖。近年来,敖汉旗贝子府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京蒙协作,与北京两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笔笔京蒙帮扶项目资金助力贝子府镇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提升发展水平,一曲京蒙协作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和美乐章正在贝子府大地奏响。

京蒙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筑牢发展根基。为解决群众冷暖问题,贝子府村集中居住区投入街镇对接资金60万元更换老旧供暖管道,确保冬季供暖稳定,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要想富先修路”,乡村道路建设按下“加速键”。刘家湾子村上湾子组通组路硬化工程投入街镇对接资金60万元,惠及380户980人,将坑洼土路升级为平坦水泥路,畅通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黄杖子村将台山组通组路硬化项目作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对口帮扶项目,该项目投入街镇对接资金100万元建成4.296公里硬化道路,惠及32户101人;贝子府中心卫生院东侧路段依托29.58万元衔接资金完成580米道路修建,持续提升乡村通行能力。建强党建阵地,投入京蒙协作资金50万元用于贝子府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和文体广场建设,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完成功能扩容与品质升级,建成文体广场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地,让基层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京蒙帮扶振兴产业,项目赋能强村富民。亦马吐村养牛小区3号牛舍项目依托60万元街镇对接资金,目前养殖肉牛近70头。村党总支部书记孟显平说:“京蒙帮扶为养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根基,养殖容量显著提升,养殖环境全面改善。”贝子府村养鸡小区建设项目投入1729万元,建成标准化鸡舍6栋,年养殖肉鸡48万余只,为铁匠营子村、刘家湾子村等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超70余万元,成为产业富民的核心支撑,村民闫志新饲养肉鸡16万只,年收入10余万元。在碧万弘食用菌产业园投入60万元,盘活食用菌园区,实现再生产,年培育食用菌40万棒,产量达40万公斤,产值200万元,带动7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红联村的代表来到太吉河窑村,挨家挨户走访5户脱贫户,看到村民虽然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面临一些困难,红联村与太吉河窑村签订帮扶协议,捐赠1000元给这5户发放米面粮油。当满载着爱心物资的车辆驶入村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竖起大拇指,感谢来自北京的关爱。

京蒙帮扶教育提质,更新理念培育人才。贝子府镇初级中学利用9.5万元京蒙协作资金,实施800平方米地面硬化及70平方米功能库室改建工程,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为师生打造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助力学校向区域人才培养高地迈进。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与贝子府中心小学累计开展3次支教活动,10位骨干教师通过学科授课、讲座点评等方式,推动800余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50余位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校借此强化薄弱学科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北京市海淀奥华工贸总公司的代表来到太吉河窑村走访两户学生家庭,看到孩子在简陋的环境中坚持学习深受触动,该公司与太吉河窑村签订帮扶协议,捐赠2000元作为两户学生的助学金,为孩子的求学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京蒙帮扶医疗惠民,提升医术守护群众健康。贝子府镇王家营子卫生院依托240万元京蒙协作资金新建医疗大楼,硬件设施与服务承载力实现双提升;贝子府镇中心卫生院自2022年8月与北京四季青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北京专家团队驻点坐诊,培养2名骨干医师,通过现场教学、业务培训提升诊疗水平,累计开展8期中医诊疗、放射技术等讲座,培训200余人次,协作期间总诊疗4900余人次,完成疑难病例会诊78次、危重症抢救7人次,基层医疗服务实现提质增效。

自京蒙协作帮扶开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为贝子府镇注入强劲发展动能,这不仅仅是一次次资金上的援助,更是京蒙两地深化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架起了京蒙两地沟通的桥梁。下一步,贝子府镇将持续深化协作成果,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