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蒙媒体北疆行”采访活动团一行20余名记者先后走进位于察右前旗的京西牛村、薯都凯达公司、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采访,近距离探寻内蒙古依托京蒙协作机制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在京西牛村,采访团实地调研京蒙协作乡村振兴项目成效。据公司负责人张雨婷介绍,内蒙古京西农牧业科技公司布局农养旅全产业链,拥有45万亩京西草原及万亩种养用地,形成“种-养-旅-销”闭环。
在带动发展上,整合65个村集体年分红超300万元,与3000余农户签托养协议,助农户每头牛年增收2000-3000元,还提供了500余个直接就业岗位和2800余个间接就业岗位。此外,流转村民宅基地打造“牛村部落”发展乡村旅游,惠及72户149人。“在家门口每月挣六千多,日子越来越红火了”,村民田志成的这句话道出了当地众多村民的心声。
在薯都凯达公司,现代化仓储气调库、马铃薯深加工生产线的繁忙景象让记者们驻足。凯达公司2000年成立以来,专注冷冻马铃薯、休闲食品等研发产销,现已形成集种薯繁育、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引进国际先进自动化设备,结合自主专利技术,打造智能化冷冻薯条生产线,关键工序数控化达98%。2016年该公司落地察右前旗,通过订单、就业、爱心帮扶等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已直接带动就业500人,产业链带动1500人,惠及乌兰察布1.6万余户脱贫户。
走进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无土栽培架上的串收西红柿硕果累累、长势喜人,鲜红的果实挂满藤蔓,尽显生机与活力。这是北京宏福集团投资约30亿元在察右前旗建设的项目,一期、二期共打造100万平米现代智能温室。园区引进荷兰种植模式,结合自主技术,设备国产化达95%。
“宏福一期每平米年产‘宏福柿’40公斤,售价25-30元,直供北京麦德龙、山姆、家乐福等大型商超,亩均产值约65万元,产值、产量分别是传统设施农业的10.8倍和4.3倍。”宏福农业公司总经理王巍介绍道。
从田间到车间,从村落至园区,“京津冀蒙媒体北疆行”活动采访团一行用脚步丈量京蒙协作成果,而察右前旗的生动实践,也为区域融合发展写下鲜活注脚。(苏日娜、哈利娜、王京)